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李彤阳、姜少峰、程宽在北京大学第二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奖

  12月25日,学校工会发布了北京大学第二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结果,中心李彤阳、姜少峰获理工科三等奖,程宽获优秀奖。

  

  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开始于2000年,由校工会、人事部、教务长办公室、教务部、研究生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举办,校工会承办,是工会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至今已举办21届。为充分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本届比赛增设课程思政单项奖,鼓励青年教师认真思考,深入梳理课程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发掘课程思政元素,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育人效果。

  

  以下带来三位老师的参赛心得:

 

  李彤阳:在参加北京大学2023年第23届青教赛后,我深感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这次比赛不仅是一次展示教学风采的机会,更是一个与众多优秀同行交流学习的平台。具体而言,在准备阶段,我得到了许多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宝贵建议。我平时教授《量子计算》课程,如何让这一门有一定深度的课既涉猎到最新的学术进展, 又浅显易懂,是需要认真准备的。在这里,我要特别要感谢施柏鑫、王乐业和卢宗青三位老师。在青教赛的排练试讲中,他们在教学设计、课堂节奏以及互动技巧等方面给予了我很多启发,包括举浅显的例子使同学们易于接受,以及适当通过音视频等方式介绍来提高知识传递的灵活性,这使我能够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更为成熟、精致。在参会阶段,我更是收获颇丰。在观摩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参赛老师的课堂 设计充满了巧思,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别具一格的互动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 的参与热情,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这些教学方式的巧妙运用让我深刻认识到,课堂不应仅是知识传递的场所,更应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独立探究能力的互动平台。通过这次青教赛的参与,我不仅在教学技能上得到了提升,更加深了对教学 本质的理解。今后,我将继续向教学优秀的同行学习,精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建设好我教授的《量子计算》《算法分析与复杂性理论》等课程。

 

李彤阳讲授“量子计算”

 

  姜少峰:首先,非常感谢学院给我“北京大学2023年第23届青教赛”的参赛机会,这次参赛给了我一个认真思考如何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契机。就我个人来说,我讲授的课程内容都比较新,缺少现有的教学素材/教案,因此入职3以来的教学准备都主要放在完善教学内容上。这次参赛的准备过程让我有机会思考如何更进一步、将这些内容以最好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为我所讲授课程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指明了重要方向。在参赛准备过程中,非常感谢赛前试讲中马思伟、李素建、施柏鑫、卢宗青、王乐业等老师的建设性意见。他们就我的板书、素材组织、时间分配等给出了全面的建议,对我的比赛准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比赛中,我还观摩了其他参赛老师的教学展示。虽然在教学主题上由于专业不同的原因有较大差别,但依然可以体会到不少精心设计的内容安排、讲课技巧,使我大受启发。总之,通过这次参赛,我认真思考了如何最好的展示自己的教学内容,观摩了其他青年教师的优秀教学展示,接受了有经验老师的批评指正,这些对我将来的教学工作的进步大有裨益。未来,我将把从这次参赛中得到的宝贵经验融入进教学中,努力进一步完善、上好所承担的《社会与网络中的计算问题选讲》《程序设计实习(实验班)》等课程。

 

姜少峰讲授“社会与网络中的计算问题选讲”

 

  程宽: 在参加北京大学2023年第23届青教赛的过程中,我增加了很多阅历,看到了不同专业青年教师的讲课风格。我认为参加比赛不仅是一次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是对当前教师教学基本状况的一次深入了解。在准备阶段,学院特地安排多位经验丰富的高年级教师对我们进行了交流指导,特别感谢马思伟、施柏鑫、王乐业和卢宗青四位老师。在试讲排练中,他们在课件设计、讲述方式、互动以及作业环节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给出了大量宝贵建议。同时,我还借此机会观看了中心其他几位老师的精彩教学试讲,这充分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学到了不少新的教学技巧。我在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的课程有两门,分别是本科生的《计算理论导论》和研究生的《计算理论:前沿问题与先进方法》。青教赛和平时的教学还是很有区别的。比赛中讲课时长很短,如何把计算理论中较为复杂的数学推理过程缩减到规定时间内确实很有挑战。需要既有充分展现要点,又浅显易懂。经过精心选择后,我确定以Cook-Levin定理作为参赛的讲述内容。并且为解释理论讲解部分的非确定性计算,设计了一个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平行世界观点。此外,我觉得参赛过程也是对年轻老师心理上的锻炼。尽管我已经连续多个学期主讲课程,但走上青教赛讲台的那一刻,仍然感到了一些紧张。但我想这也是一个重要收获,因为有了这次经历,以后无论在什么场合讲课,我的心态都会非常平稳。总的来说,通过这次青教赛的参与,我全方位增加了教学阅历和教学技巧,与其他专业老师进行了充分交流,从多个角度加深了教学的认识。今后,我将继续向优秀的同行学习,继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程宽讲授“计算理论导论”